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

對於這片土地只要用心付出,自然而然會有好的回報


「寶山有機農場」,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東北角的福興里,該里四週環山,環境優美,土地肥沃,農場主人陳東寶先生,目前以農為業,本著淨化土地、愛護自然資源與倡導環境之原則,很早便開始採用有機栽培的方式栽種。
    到目前為止,已栽種甘藍、包心白菜、結球萵苣、蘿蔔、筊白筍、芋頭、球莖甘藍、大心芥菜、牛蒡、花椰菜、青花菜、蕃茄、茄子、甜椒、辣椒、玉米、胡瓜、花胡瓜、苦瓜、絲瓜、南瓜、冬瓜、菰瓜、隼人瓜、扁蒲、毛豆、粉豆、敏豆、草莓等有機作物。陳東寶先生認為有機農業的成功最主要的關鍵,應該在於健康的土壤。東寶先生師承綠生團隊,學習透過改良的EM技術(綠生農法控制土壤微生物族群,維持有益微生物的共生發展,而不致造成腐生菌的滋生;引入特殊的微生物光合菌、EM菌、蘇力菌於厭氧系統中,有效的利用一般對細菌有害的物質,如氨態氮或硫化氫,作為生長的基質而將其從系統中轉化移除,使其能與其他的益生菌,如乳酸菌與酵母菌,在厭氧系統中快速的共生繁殖;而乳酸菌與酵母菌,則協助提供一個酸性的生長環境,以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長。綠生農法將這些高密度的益生菌液混合於固體資材中,使其在厭氧環境中發酵,所以可以在短的時間內,製備出具有高生物能量的有機肥料從而改良土壤的有機質來源。
        對於土地不添加農藥及化肥的堅持,陳東寶先生通過了FSI暐凱國際檢驗公司的驗證評鑑,在當地農戶中率先成為有機認證的農戶;友善對待植物生長的土地,土地自然會滋養植物茁壯和傑出豐富的善果,陳東寶先生希望藉由自然無毒的操作技術與效益,改變過去使用化學肥料、農藥的慣性農耕方式,重拾土地生機,回到傳統故有與土地共生、永續發展的農作思維,進而讓更多的消費者,體驗來自原鄉的無毒精緻農產品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